不同的投资者性格特征各异,处在不同的年龄段,承担着不同的消费需求,导致产生了不同的投资偏好与兴趣。
投资者一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,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,具体可参考一下以下的标准。
01
根据风险大小来选择:
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,来选择基金产品的类型,或者说构建自己投资组合体系,将高、低风险的产品进行搭配。
就基金类型来讲,货币基金是低风险,一般收益都在2%上下;股票基金是高风险产品,收益差别很大,取决于市场波动;债券基金介于这两者之中。
假如不愿承担较大风险损失,可以考虑低风险的货币基金,若风险承受能力较强,可以优先选股票基金。
股票基金适合有稳定收入,喜欢冒进的中青年投资者。风险承受能力中等的投资者,可以考虑混合基金或指数基金。
02
根据投资者年龄来选择:
年轻人处于事业起步阶段,经济能力较好,家庭负担较轻,风险承受能力较强,投资期限要放长一些,股票型基金就比较适合。
中年人收入已经很稳定了,都已成为开放式基金的购买主力军,但由于中年人通常都是,上有老下有小,风险承受能力一般。
投资时要考虑收益和稳健的原则,中年人可以把风险分散开来,尝试多种基金品种组合,这样更合适安全一些。
老年人一般没有多余的收入来源,主要靠养老金和积蓄生活,风险承受能力很弱,而且投资时间也很有限了,这一类人以稳健、安全为目的。
在投资领域,有二个通行的公式:一个是用100减去自己的年龄,一个是用80减自己的年龄。如果你是比较激进的投资者,就用100来算,保守的就用80来算。
比如,投资者今年40岁,100-40=60,这样,投资者可以把资金,投股票基金的比例占到60%,当然这不是绝对,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定。
03
适合自己的目标:
不同的投资者,对基金保值和增值的要求也有差别,因此会制定不同的收益目标,并据此需求来配置基金品种。
追求资本长期增长的投资者,应当优先选股票型基金;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,可以将债券型基金作为目标;对流动性要求强烈的投资者,可以选择货币类基金。
04
根据投资期限来选择:
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,一定要考虑期限,不要频繁交易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断线操作风险很大,很少有人能刚刚把握好,坚持长期主意才能真正获利。
2年以内的基金投资,应该放在债券型基金和货币类基金。2-5年的中期投资,除了股票型基金以外,还要加入一些比较稳健的债券基金或者混合基金,以获得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入。
投资期限为5年以上的,可以投资股票型基金,这类风险较高的基金品种,这样既可以抵御短期的波动风险,又可以获得长期增值的机会,预期收益率会高一些。
写在最后
投资时间越短,投资者承受能力就越低,越应该加大低风险基金的比重,可以全部投资低风险类基金。
如果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高,而且由于投资的钱,很长时间不用的话,则可以采取较为冒进的投资方式,把较多的资金配在股票类基金上。
以上均为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投资有风险,一定要谨慎!